中医文献研究与临床应用对接刍议
中医文献学是”中国古典文献学”与”中医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用中国古典文献学各子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中医古籍,促进中医学术继承发展的学科.因此中医文献研究初期主要是以古籍整理为主,如点校、注释、训诂、今译等.随着发展,中医文献研究的范围近年来已有所扩展,由古文献到今古文献,从医学文献拓展到非医书中医学资料.其研究内容随着时代发展也在不断拓展更新,除传统的中医文献整理研究之外,也开始致力于中医药文献的学术、临床精华与世界医学体系接轨的研究.中医文献研究已经分化为整理与开发两大领域.虽然中医文献研究已着眼于临床应用,但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中医文献被动利用,未提供主动服务;对自主文献利用者素质要求比较高;中医文献精髓能被有效应用于临床者数量有限等。笔者认为解决的关键是实现中医文献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合理有效对接。中医文献研究必须面向中医临床诊疗的主战场,为临床服务。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供需合作与对接,提供主动、专业的服务,是中医文献研究成果有效转化的关键所在。
中医文献 临床研究 合作机制 专业服务 科技创新
苏丽娜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71-73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