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中医地域文化概论
川派中医是中医学众多的地方医学学派之一,近年来有关”火神派”的讨论十分活跃,其学术特色从医家及学科特点进行总结的资料也开始增多.四川独特的地理位置、山川气候特点以及文化背景,应是产生川派中医最重要的自然和社会基础,是形成川派中医特色更深层次的地域环境因素.四川多元化的地理环境和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对四川中医药的发生发展和医家用药特点带来显著的影响。四川医家一方面擅用辛温发散温阳除湿药物,处方药猛剂重,另一方面不少名家用药轻灵平和淳正,以及伤寒与温病学术并行,不同学术风格兼容并存,在中医地域医学中独树一帜。相对艰险封闭的自然条件,造成四川古代与省外特别是北面中原地区文化交流困难,古代四川医家与外界文化及学术交流不易,当是形成其独特地域医学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近现代以来,北方、江浙等地文人、医家大批入川,促进了各地医家与四川医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了四川中医学术的发展。儒学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对于川派中医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易学与经学与中医学关系最为密切。现代医家任应秋4岁即就读私塾,及长入江津县国医专修馆攻读经学,其问曾求学于经学大师廖平,得其传授治学之法,使任应秋在治经学、训诂学、考据、目录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为以后研究中医学奠定了扎实的文化根柢。任氏刊行的著作达37种,1300余万字,在现代中医界堪称学术翘楚。当居四川儒医中与廖平一脉相承的的理论大师。成都刘复亦受业于廖平,得其传,以继承古医学为志,创立中国古医学会。由此可见,儒学特别是易学、经学修养是川派中医重要的文化思想基础,儒学是川派中医的重要文化渊源。
川派中医 地域环境 巴蜀文化 儒学
和中浚 王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234-236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