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覃保霖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探析

覃保霖出生壮医世家,著有《陶针疗法》、《观甲诊病》、《中华鲜花叶透穴疗法》(合作)等专著,其发表有《壮医陶针考》、《中医旋乾坤针法》、《壮医源流综论》等科研论文百余篇。覃氏十分重视内经与医易的理论研究与运用,强调内经与医易不仅是中华文化之根,且若要加以合理利用,对临床实践大有裨益。从目前所查的文献资料来看,覃氏是第一个系统论述壮医理论体系之入。其从壮医对人体机构、生理病机、致病因素、诊法治疗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加以总结。覃保霖氏针法独树一帜,其理论渊源于《内经》,旁通《周易》,陶针疗法为壮医传统医疗技术,覃氏擅用陶针疗法治疗疾病,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发掘整理,将其理论和经验写成《陶针疗法》一书。覃氏自幼随母为群众治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整理总结出鲜花透穴疗法。甲诊是壮医独特的诊察手段,内容非常丰富。覃氏十分重视甲象的辩证,研究甲诊几十载,并将其经验加以总结,著有《观甲诊病》一书。临证时还结合脏腑、八纲、气血津液、六津、卫气营血、三焦辩证进行诊断。现已成为有价值的临床实用方法。

覃保霖 学术理论 临床诊疗 壮族医学

马丽 戴铭

湖南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286-289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