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对针灸治疗狂、癫二证文献的比较研究

对于癫、狂二证的针灸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对于两证的治疗大体相同,即均取头面、手足、胸脘、上背、臂阴、腿阳等部穴位,均采用艾灸、针刺、刺血等方法.但是两证也有少许不同的倾向,可谓”大同小异”,下面试析其”小异”之处.研究发现,治疗癫狂二证的取穴,古今均有遵循“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原则者,治狂可取巨阙、身柱、心俞、膏盲俞、神门、少商、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等;治癫可取百会、水沟、上星、风池、神庭、申脉、解溪、然谷等。古代治疗狂证多用针刺,癫证多用灸法与刺血;现代治疗狂证多用针刺强刺激(含刺血),癫证多用针刺中等或较轻刺激,体虚者用针刺轻刺激。

针灸治疗 癫证 狂证 选穴规律

刘立公 黄琴峰 胡冬裴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上海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

上海

中文

302-305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