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李东垣论治风湿病思路初探

李东垣,易水学派医家,推崇脾胃学说.对风湿病的治疗常注重顾护脾胃,升其阳,补其中,泻阴火.善用风药以除湿、散郁,调其升降.用药时法四时加减论治,分经论治诸痹. 关于对风湿病的论治,李东垣常以脾胃为本,调中益气,运用风药升阳、胜湿、散郁,甘温补其中,泻阴火,分经论治,注重升降浮沉,顺四时加减用药。然而东垣论治处方之时,并不拘于一法,常数法并用,杂合以治,用药“如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如李东垣在《兰室秘藏·腰痛门》的拈痛汤一方:“治湿热为病,肩背沉重,肢节疼痛,胸膈不利。”李东垣的老师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首载该方,并且明确指出:“下之二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下之二方”即指当归拈痛汤和天麻半夏汤。拈痛汤此方以人参、炙甘草(湿、化、成)甘温补其中,羌活、升麻、防风、葛根(风、升、生)等风药升其阳、胜其湿,白术利腰脐之气,猪苓、泽泻、苍术(燥、降、收)以渗湿,苦参、知母、黄芩、茵陈(寒、沉、藏)以泻阴火。其中太阳经用羌活,阳明经用升麻,少阴经用知母。拈痛汤数法合用,共奏除湿治痹之功。

风湿病 辨证论治 中药疗法 临床药理

王伟杰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48号,310053

国内会议

2015年第十三届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548-550

2015-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