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毒”邪致病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相关性
从”毒”邪致病和慢性心衰发病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毒”邪致病具有发病急骤,传变迅速,复杂多变,顽固难治,病症缠绵难愈,败坏机体形质,损伤脏腑结构功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慢性心衰发病具有多邪合并,顽固不化;病情复杂,牵涉多脏;易于变化,危及生命等特征.从发病特点的相似性,说明在慢性心衰发病的过程中,有”毒”邪存在的可能.在治疗中,除予以解毒药物,并根据”毒”邪形成机制及所依附邪气的不同予以辩证施治,临床研究提示能够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实验研究提示有改善心功能不全动物的血流动力,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防止心肌肥厚,抑制氧化酶的表达和RRAS系统及等作用,证明”毒”邪的存在.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病理 毒邪致病理论
袁天慧 杨忠奇 李小兵 汪朝晖 于扬文 申啸笑 冼绍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机场路16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市机场路12号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35-140
2015-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