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不同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TXB2及6-keto-PGF1α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相关物质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 方法:动情间期的3月龄SD雌性大鼠32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各8只,分别为: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盐水组每日给予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A组粗针深刺行手法干预,B组细针浅刺不施手法.对比各组子宫毛细血管管径、微血管管径、血浆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 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5-30min各时间点毛细血管管径显著缩小(p<0.01),5-40min各时间点微血管管径显著缩小(p<0.01),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显著降低(p<0.01),TXB2/6-keto-PGF1α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A组5-30min各时间点毛细血管管径显著扩张(p<0.05),5-40min各时间点微血管管径显著扩张(p<0.01),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显著升高(p<0.05),TXB2/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05);B组在20min及30min时间点微血管管径显著扩张(p<0.05),血浆TXB2/6-keto-PGF1α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在5-30min各时间点毛细血管管径显著扩张(p<0.05),在5-40min各时间点微血管管径显著扩张. 结论: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存在明显的子宫微循环障碍及循环相关物质的紊乱.A、B刺激量均一定程度改善了痛经时子宫微循环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恢复失衡的TXB2及6-keto-PGF1α相关.不同刺激量的针刺效应存在差异.
寒凝证类痛经 针刺疗法 刺激量 子宫微循环 血管舒缩物质
章庆庆 朱世鹏 罗丽 郭孟玮 张玲 申松希 齐丹丹 杨佳敏 沈小雨 许咏思 王洋 赵雅芳 嵇波 任晓宣 张露芬 朱江 李晓泓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46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暨针灸医学由基础到临床的转化学术交流会
深圳
中文
50-57
2014-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