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穴位体表面积的大小

目的:穴位体表面积的大小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问题.建立基于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制定研究穴位大小的具体方案. 方法:分析以往研究,明确难点.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攻关. 结果:认为穴位的大小是穴位结构的重要形态特征.是穴位存在的具体体现.本质上是穴位的特异性.是穴位的重要基础问题.穴位各类特征边界的模糊性,相邻穴位之间结构的连续性,以及缺乏该问题研究的科学方法论是穴位大小讲不清楚的主要原因.体表是穴位最清晰的边界,穴位在体表的区域是穴位大小的最重要方面,是针灸施治需要明确的部位.因此它可以作为穴位大小的代表.本文主要通过穴位体表面积大小的研究来把握穴位的位置属性.学科交叉建立新方法:将穴位在体表的大小问题研究,分解为测评位点和这个穴位归属关系的研究.这种归属关系具有模糊性,引入了模糊集合理论作为数学基础.成功的将穴位在体表的大小问题转化为了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建立了基于模糊数学的,穴位在体表区域面积的研究方法.以具体穴位为例,在新方法指导下制定了实施方案.将穴位一般临床取穴法和四端电阻测试法,伏安惯性面积研究法相结合,给出了确定隶属函数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基于隶属函数的穴特征标志区新概念,以凸显主要特征.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穴位标志域新概念.用于在穴位外在形态上来统一穴位的特征和特异性.将新方法和方案初步拓广到对穴位总体特征的研究.为穴位本质的研究建立了新的概念和新的方法理论.

穴位 体表面积 位置属性 模糊集合理论

常西廊

中北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太原 030051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暨针灸医学由基础到临床的转化学术交流会

深圳

中文

157-161

2014-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