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视角逆行、评价隐喻与情感-伦理诉求--《你还在我身旁》的评价文体效应与解读模型

文学文本的话语组织涉及经典文体学关注的相关前景化成分,但更有评价主旨引导下的文本整体评价意义建构:前者是网状关系,属于词汇语法范畴;后者是纺锤型模式,由不同评价范畴的累积与终极评价指向两个方向相反的圆锥型意义要素构成.这一过程涉及从评价主旨到文本组织的三种基本话语策略:谋篇视角、人际性语境对比与概念意义投射.为此,作者以当下流行的一首小诗为例,以”作者—文本—读者”一体化解读机制为出发点,演示了评价意义范畴应用于文学文本分析的一种解读效应模式,说明文学文本分析的多层次性,以此揭示文学是以评价为特点、手段和目的的互动性艺术话语行为,文学性就是评价性,超常规经验表述的是心理实在性.这一尝试是个案性质的,但对文体分析、甚至对语篇语言学理论模型的建构具有启示意义.

当代诗歌 《你还在我身旁》 文学价值

彭宣维

北京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第五届文体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

重庆

中文

301-317

2014-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