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诊治指南2012
2012脓毒症诊治指南指出初期复苏目标强调尽早开始早期目标性液体复苏,强调早期使血乳酸将至正常,同时强调乳酸清除率的重要性;诊断仍然强调尽早明确感染部位和感染性质。小潮气量、最高平台压仍然推荐;严重ARDS者,可给予更高水平PEEP;对顽固性低氧血症患者采用肺复张手法;如实施肺复张后仍然Pa02/Fi02<100,可采用俯卧位通气。肌松剂按需间断给药,连续使用不超过48小时;CRRT推荐连续治疗,仍无指征和剂量建议,不建议间断治疗;感染集束化治疗强调尽早尽快启动和完成。在SSC启动后的10年间,已有数个被认为循证医学一类证据的高质量的RCT研究报告提出,它们是:液体复苏的早期目标治疗;人体活化蛋白C;脓毒性休克的激素治疗;胰岛素的严密控制血糖: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等五项。上述方案在后续的研究中迄今已所剩无几。最新的一项报告称,当前脓毒症病死率仍停留在30-50%。需要寻找新的思路,脓毒症所致全身炎症反应、免疫紊乱,进而造成微循环障碍,细胞性缺氧、坏死和凋亡,最终导致MODS而死亡。抗炎治疗能减轻组织和器官的炎性损害,也能使免疫功能得到改善;而免疫刺激治疗则通过改善免疫功能,使感染能被更有效地控制,进而减轻炎症反应。IL6、TNFα可确定炎症反应强度,CD14+单核细胞HLA-DR可提示免疫麻痹。非特异性抗炎治疗已为临床带来益处,已有证据表明通过抗炎和免疫调理可改善脓毒症预后。
脓毒症 病理诊断 临床治疗
林兆奋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8-59
2014-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