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的处置
文章分析了异种蛋白、多糖类以及药物的引起过敏的抗原物质,指出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是I型变态反应在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统的表现。在输血、血浆或免疫球蛋白的过程中,偶然也可见到速发型的过敏性休克,急性肺瘀血与过度充气、喉头水肿、内脏充血、肺间质水肿与出血。镜下可见气道粘膜下极度水肿,小气道内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及肺间质内血管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约80%死亡病例并有心肌的灶性坏死或病变。脾、肝与肠系膜血管也多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少数病例还可有消化道出血等。过敏性休克有两大特点:一是有休克表现,血压急剧下降到10.6/6.6kPa(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轻则朦胧,重则昏迷。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过敏相关的症状。过敏性休克的特异性病因诊断对本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进行过敏原检测非常必要,应该在休克解除后、停用抗体克及抗过敏药物后做过敏原检测试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原则为迅速及时;分秒必争;就地抢救;转危为安。
过敏性休克 发病机制 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曾红
朝阳医院西院急诊科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0-142
2014-08-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