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内科思维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麻醉医师是外科领域的内科医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内科思维对麻醉医生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繁重的日常工作,再加上麻醉医生并不能像内科大夫一样可以利用早上查房的时间与患者充分的沟通,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用内科思维对病人的基本病情进行精心细致地分析较少.第一:所谓的内科思维就是从发病的病因、疾病的病理生理、临床类型上去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病人的情况,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治疗,从而能提高疗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具体分析了运用内科思维来指导临床麻醉工作,并通过两个实例加以说明.分析了术前出现易引起低血压和高血压情况的各种因素,出针对性意见。麻醉前应补充适量晶体液扩容,麻醉用药量相应减少,全力避免血压过降或过升的剧烈波动。 术中对麻醉和手术刺激强的步骤,应提前加深麻醉,维持心血管能耐受的足够深度的麻醉,避免缺氧、C02蓄积、尿潴留、疼痛刺激等诱发血压的升高。手术结束时,不要过早减浅麻醉,以免因疼痛恢复、吸痰、呛咳、挣扎等刺激引起血压骤升而并发严重并发症。另外,术后也要避免通气不足、躁动、体温下降等引起血压的明显波动。运用内科思维去分析临床麻醉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既锻炼了我们麻醉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增加了处理实际问题的自信心,也大大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从而为病人手术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术前麻醉 血压波动 内科思维 临床应用

范克城

山东庆云县人民医院 253700

国内会议

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

烟台

中文

22-23

201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