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快通道麻醉
目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唯一有效手段.我国是肝炎的发病大国,病人数量约1.2亿人.1993年,华盛顿大学提出快通道心脏外科(fast-track)的概念,此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早期拔管(术后1~6h)、早期转出ICU和缩短住院时间,根本目的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和节省医疗费用.此快通道技术的实施大大推进了心脏外科和麻醉学科的技术发展.由于快通道肝移植很大程度上涉及快通道麻醉,麻醉学科于20世纪末进行了肝脏移植的快通道麻醉尝试,制订了初步的术后早期(3-8h)拔管标准。为实现早期拔管、减少机械通气及其相关并发症、缩短ICU停留时间及降低医疗费用的快通道肝移植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接受快通道技术的肝移植患者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肝静脉回流与改善供肝循环、降低ICU的相关费用和节省医疗资源的看法已得到肯定和公认。终末期肝病患者存在的肝功能障碍,在麻醉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非常全面的监测。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等起效、消除快的药物自然被广泛应用于此类手术的麻醉。
肝移植 快通道麻醉 临床应用 医疗质量
费剑春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50012
国内会议
烟台
中文
78-79
201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