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重症肺泡蛋白沉积症灌洗治疗的麻醉处理体会

肺泡蛋白沉积症是一种病因不清的慢性肺泡充填性疾病,由于大量无细胞的脂蛋白物质在肺泡内聚积,使通气面积减少,常并发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肺部感染,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自从1964年Ramirez首次将全肺灌洗术(Whole-lung Lavage,WLL)用于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以来,这一技术至今仍是全世界标准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肺功能严重受损,麻醉风险颇大. 本文分析5例重症PAP实施全肺灌洗术的麻醉处理.术前灌洗治疗前应予积极抗感染,间断吸氧,呼吸肌功能训练及加强营养支持,改善机体全身状况,以提高肺储备功能。确保双腔管就位和两肺分隔满意 通常采用呼吸音听诊法判断。本组虽有个别病人出现短阵窦性心动过速和一过性低血压,但经及时对症处理,循环均能维持平稳,更强调对呼吸的监测和处理,应抓住以下环节。插管后,应认真观察OLV后Pa02或Sp02的改变,如5~10分钟后Pa02>90mmHg或Sp02保持在97%~98%,可行单肺灌洗治疗,而急骤下降者则应予放弃或改用其他方法。灌洗中,由于此类病人需行多回灌洗、灌洗液量大且灌洗时间长,极易并发低氧血症,尤以引流后更著,一旦Pa02下降至60mmHg以下或Sp02下降至90%时即应中止引流,并注入灌洗液,以增加肺泡压,降低肺内分流,改善氧合,效果不佳者可采用另台麻醉机对灌洗肺施以同步纯氧加压通气1-2分钟,Sp02可迅速提高。灌洗毕,除间断负压吸尽残存的灌注液外,还对术侧肺行手控PEEP通气,待肺部湿罗音基本消失,自主呼吸通气量接近术前水平,且Sp02>95%,PETC02<45mmHg时方可考虑拔除双腔导管。总之,该类病人且肺功能较差,但病史长一般能耐受缺氧状态,只要加强术前处理,麻醉诱导平稳,双腔管准确到位,灌洗过程中加强心肺功能管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过程顺利且效果良好。

肺泡蛋白沉积症 灌洗治疗 麻醉处理 临床疗效

王绪健 王国涛 吴亚楠 王倩 郑纪德 薛贤雷 曾庆云 李训美

山东省胸科医院 250013

国内会议

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

烟台

中文

443-444

2014-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