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国际金融学科基础理论与实务分设的一些想法

本文分析了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的不同点、开设实务课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对实务课程的课程设置包括教学理念与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等方面提出一些设想.教学目标则是帮助学生树立跨国经营财务管理先进观念,使学生了解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掌握跨国经营财务管理的各项基本方法和决策方法,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财务管理的决策服务,培养相关方面的应变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财务管理和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成为既有语言能力、又有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卓越金融人才。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解分析案例、学生分组调研以及陈述他们的调研结果、课后作业以及作业分析。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就一些具体问题举办讲座或研讨会等。课程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跨国公司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之下财务目标与公司治理。包括全球化的趋势与内涵,国际金融管理与一般金融管理的不同。在课时安排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调整,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删减或增加学时。此外课程还应配备大量的案例和课后习题。课堂讲解的每一个部分至少要有2个具体的案例,其他案例可以作为课后阅读或presentation的原始素材。

高等院校 国际金融学科 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

姚迪克

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学院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国高等财经教育论坛

济南

中文

274-280

2013-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