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转向与重构: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意识的演变轨迹

爱国主义不是静态的思想统序,而是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不断演进、创新的社会意识。纵览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意识的嬗变轨迹,呈现出爱国情感浓郁、政治认同持续增长、情绪与理性疏离、情感与行动的背离等等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爱国主义本质上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现实生活环境的变迁往往构成爱国主义发展的客观依据。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意识的演进之所以呈现上述特征,与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转换的时代背景、党和国家对青年爱国主义的正向建构密切相关。

社会青年 爱国主义意识 历史演变

崔健

西南大学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

济南

中文

173-184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