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阶层固化背景下青少年精神生活公共性建构的困境与突破

公平公正的社会建构与其社会共识的达成具有互构性,二者是一体的两个方面。以此为基础,青少年精神生活的主体性将得到长足发展,因为社会公共性与精神生活的主体性本身也具有相互建构作用。因此,在阶层固化背景下,要发展青少年精神生活的公共性:一是要发展社会公共性的社会存在,夯实社会公共性的物质基础;二是要注重恢复社会本身的教养作用,凝聚社会公共性的社会共识,积聚社会公共性的精神基础;三是要注重青少年自身主体性的发展,使社会公共性真正可以内化为青少年精神生活的价值选择与实践。要促进公平公正转化为社会事实,发展社会公共性的客观存在,注重恢复社会本身的潜移默化的教养作用,注重教育转型,积聚社会公共性社会共识的精神基础,青少年要注重自身主体性的发展,促进公共性顺利转型为社会文化自觉。

青少年 精神生活 公共性建构 阶层固化

侯玲 朱勋春

重庆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

济南

中文

297-308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