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院藏辽代佛像小考

佛像是一种艺术形象,是信仰者以最崇敬的心情,通过最完美的艺术想象,创造出来的.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逐渐渗透到中国人的精神领域.以院藏农安辽塔出土佛像为基础,通过比较,对辽代佛像作一些简单概括的介绍.辽代金铜佛像艺术水平颇高,造型优美,精雕细刻,金色充足,是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这尊小佛像的发式为螺发肉髻,但是,肉髻中间没有镶嵌髻珠,且螺发不甚清楚。另外,佛像的衣饰为通肩袈裟,袒胸,衣纹明显,立体感较强,但是在佛像的腿部没有小蛇纹,辽代特征鲜明。辽代的佛教造像,在中国的佛教艺术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这些流传至今的辽代佛像,帮助人们了解辽代佛教的宗派发展,宗教信仰的状况,同时也体现了契丹民族的文化、审美情趣、北方民族的生活风俗、价值观取向等,可以说,在辽代的艺术、宗教历史上,辽代佛像具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佛像 考古学 艺术特色 辽代

贾冬梅

吉林省博物院

国内会议

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

长春

中文

512-514

2013-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