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析我国精密仪器与装备的现状和发展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精密仪器与装备的作用和发展现状,分析了与其紧密相关的几项关键技术发展概况,剖析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和未来发展空间,结合国家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规划,对精密仪器与装备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我国精密仪器与装备领域的落后,其根源在于核心关键技术的落后,而这些核心关键技术,其影响范围,不仅仅包含精密仪器与装备,更是涵盖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而核心技术的落后在于长期以来,基础与应用基础性科技投入不足。改革开放以后,在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政策引导下,我国试验发展资金投入远高于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一方面,这种投入方式适应了我国国情,在短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基础投入的不足导致了多种基础关键技术发展缓慢、工业基础不牢、产品竞争力不足。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世界经济进行调整期,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由整体跟踪向并跑转变,甚至部分领域实现了领跑,要保持领域领先,必须不断加强基础与应用技术研发投入。唯有创新的基础理论、创新的基础材料、创新的基础关键技术,才能够支撑起创新型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为科学探索、国家战略安全、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原始创新动力。

制造业 精密仪器 产业政策 技术研发

贾平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 130033

国内会议

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

长春

中文

1-8

2017-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