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竹阔混交林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均质性指数与评价

目的:构建不同混交比竹阔混交林林分均质性评价标准,揭示不同混交比对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效应.方法:通过对福建省永安市天宝岩自然保护区竹阔混交林的调查,针对不同混交比的林分,根据林分空间结构的混交、竞争和林木空间分布格局3个方面的均质性要求,筛选组成林分空间结构均质性指数的参数,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获得林分均质性指数与其参数的关联度大小,以此确定空间优化的均质性目标和评价标准.结果:不同混交比竹阔混交林林分空间均质性指数与其参数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竞争指数(0.343)>混角度(0.066)>空间密度指数(0.026)>开阔比(0.022)>角尺度(0.014)>大小比数(0.01);本研究的竹阔混交林中林分空间均质性评价包含1、2、3、4个等级,其中等级4的林分空间均质性最好,等级为3的次之;由于等级4中的5号样地毛竹地上生物量(45.057kg103/hm2)较等级3的3号样地(69.594kg103/hm2)和4号样地(60.378kg103/hm2)小,从竹阔混交林经营角度来看,3号样地(混交比15%-20%)和4号样地(混交比20%-25%)的林分综合效益最好.

竹阔混交林 生态系统 空间结构 均质性指数

周亚琦 范少辉 官凤英 苏浩然 曾宪礼 景雄

国际竹藤中心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2

国内会议

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

长春

中文

1-9

2017-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