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与针刺疗法调控克罗恩病患者脑神经响应特征差异研究
目的:前期研究提示脑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在克罗恩病(CD)的病理生理学中扮演重要角色.电针和艾灸是一项治疗胃肠疾病临床技术,但效应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观察电针和艾灸疗法治疗缓解期克罗恩病患者大脑响应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并探讨与临床疗效之间可能的相关性. 方法:共纳入52例CD患者与36例健康受试者(HCs),并将36例愿意接受针灸干预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接受电针或艾灸治疗12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用来检测所有CD患者与健康受试者之间以及电针和艾灸治疗前后脑局部一致性(ReHo)值的变化.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和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用来评估疾病严重度和生活质量. 结果:(Ⅰ)CD患者静息状态下多个脑区的ReHo值与健康受试者相比存在差异,脑皮层ReHo值显著增加,而皮层下ReHo值显著降低,脑皮层和皮层下之间偶联下降.(Ⅱ)经过治疗后,电针和艾灸两组患者的CDAI评分均显著降低,IBDQ评分均显著增加,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脑皮层和皮层下异常的ReHo值均被纠正,两者的偶联增强.两组的中扣带回、背外侧前额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辅助运动区以及颞极ReHo值的变化率均与降低的CDAI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此外,电针组的丘脑、前扣带回、脑岛和海马ReHo值的变化量以及艾灸组的内侧前额叶和后扣带回ReHo值的变化量也与降低的CDAI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电针和艾灸疗法治疗缓解期CD患者的大脑响应具有相似和不同之处.对偶联下降的皮层-皮层下脑区功能活动的调节可能是两者大脑响应的共同之处.对稳态传入加工网络更为显著的调节可能是电针疗法大脑响应的重要体现;对默认模式网络(DMN)更为显著的调节可能是艾灸疗法大脑响应的重要体现.
克罗恩病 电针 艾灸疗法 大脑响应
吴焕淦 包春辉 刘鹏 刘慧荣 吴璐一 金小明 施茵 曾晓清 马丽黎 张建业 秦伟 田捷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71 Stark Neuro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Indianapolis,Indiana 46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200030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10
2017-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