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容穴归经存疑
”天容”一穴出自《灵枢》,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通用《针灸学》教材将其归为手太阳小肠经,各出版社所出版的针灸穴位图谱亦将其归为小肠经.笔者发现《内经》各篇多处出现天容穴在且一直归于足少阳胆经,其归属问题关系到临床的辨经取穴,故笔者认为有必要做浅略探讨. 《针灸学释难》一书中提出晋代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将天容归于手少阳经。至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才首次将其列入手太阳小肠经,此后便一直沿用至今。笔者认为,从上述《内经》的角度来分析,天容穴属于足少阳胆经无疑,至于如此变化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从这两方面推断:首先隋唐之前,以《针灸甲乙经》为例,穴位的分布多以按部位分区记述,对于归经问题并未显得十分突出,至唐以后则以经率穴,王焘在著《外台秘要》时有将天容错归于小肠经的可能,因《外台秘要》影响深远,后世医家遵循其意而一直沿用至今;其次《针灸甲乙经》所载“天容在耳曲颊后,手少阳脉气所发”此句值得推敲,“发,失发也”。(《说文解字》)“发者,进也,行也”。(《康熙字典》)这说明在《甲乙经》所载天容穴位于手少阳经所行之处,但并非必属其经,仅是与足少阳经交会而己。 虽然天容穴在《内经》中确属足少阳经,但似乎并未得到重视。但对于天容归经问题的探讨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如日本学者丹波康赖氏所著的《医心方》就把天容穴作为与手足少阳相关的穴位载入其中;近代黄竹斋先生则把天容穴归入手少阳经脉中。这说明他们对将天容归入手太阳经还是有异议的。笔者认为将天容穴重新归于胆经比较符合逻辑。
天容穴 少阳经 胆经
董广通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2
2017-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