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脑中风康复的现代针灸治疗技术

中风是一个传统中医的疾病名称.”卒”,同猝,猝不及防、猝生变化的意思.西医学称之谓”脑血管意外”,是急性起病,迅速导致由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造成神经功能缺损的综合症.发病时间短,一般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病症,多在2 天内达到高峰.中风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当中,现在有年轻化的趋势,是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及生存质量.有50%~70%的中风患者遗留有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这些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对中风病人早期及时的针灸干预治疗,可阻止病情继续发展,能有效提高人固有的自我修复能力,调动神经系统的代偿能力,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 针灸治疗的目的,是以减少致残度、提高生活质量为基本原则。从现代康复学来说,在中风发病以后的3个月内,是偏瘫治疗的康复期,这也是针灸治疗的最佳时期。 针灸治疗的最基本原理,是促使病灶(出血或梗死)中心区的外周,处于电衰竭状态脑细胞的复苏,使神经细胞恢复电活动的功能。因此,对脑出血和脑梗死,采取的是“异病同治”原则,在针灸治疗的方法与原理上区别不大。 针灸治疗中风总的程序是,“在保证能吃得下的基础上,先坐正,后站直,再走稳”。

脑中风 针灸疗法 干预治疗 脑细胞复苏

闫怀士

安徽省立医院中医针灸科

国内会议

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

长春

中文

1-4

2017-06-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