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整版刊登河北工大:百年”工程师摇篮”
2016年12月22日,《河北日报》整版刊登河北工大:百年”工程师摇篮”,讲述了河北工业大学百年来的演变历史。它1903年创办于天津,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开始培养高等工业人才的“工程师摇篮”。它先后12次更名,1995年正式定名为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工科高校之一,注重实践,校办工厂与学校几乎同步诞生。实习工场初创时便坚持“以发明工业为宗旨”,重视宣传推广工业技术。首个国家级水利实验室诞生于此。“卢沟桥事变后,1937年7月28日,学校遭到日本侵略者飞机的轰炸。国破家亡,骨肉离散,校舍被毁,学校停办。河工人表现了抗敌敢死的决心和勇气,杨十三、洪麟阁、赵观民就是那一代河工人宁折不弯、以身许国的代表。工学并举,办学传统百年薪火相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河北省政府派原机电系主任马沣教授等为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校接收员,接收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占领者侵吞的校产。学校在启动重建工作的同时,开始恢复招生,新中国成立之后,这所历经磨难的工程师摇篮终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到1929年,学校正式升格为四年制本科院校。113年来,无论是动荡战乱的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河工人秉承“勤慎公忠”的校训,勤以治学,慎以立身,公以对人,忠以处事,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等院校 历史演变 办学传统 工程实践
中共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国内会议
河北廊坊
中文
1-8
2017-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