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不同制备方法分析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害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对于研究人类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变化、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从是否建立人工气道、冠状动脉结扎手术方式以及麻醉方式的选择方面介绍了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方法及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因素以期简化模型制备过程,提高科研人员的造模水平,从而为医学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来源.目前的模型制备过程中存在动物存活率低、造模成功率低、操作繁琐复杂等问题制约了研究内容的发展与突破。从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中可以看到,模型的制备过程有简单化的趋势。非人工通气条件下手术者摆脱了呼吸机的限制,节省了制备模型的时间,节约物力和财力成本,同样降低了手术者制作水平的门槛。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对于保证手术者状态和动物状态的稳定较为有利。麻醉剂用量也因整体手术过程时间缩短而减少,对动物的影响和死亡率降低有显著的作用。进行改进优化的冠脉结扎方法便于学习和掌握,值得推广。在保证模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制作速度是提高造模成功率的关键,关于这一点相信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急性心肌梗死 动物模型 制备方法 成功率
曹珏 姚魁武 陈孟倩 冯潇潇 肖烨 于宙 刘友明 张铌雪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56-459
2016-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