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药山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以西医常规治疗为对照,观察中药山楂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从调节炎症因子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符合纳入病例标准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山楂组(治疗组)和常规西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生山楂免煎颗粒,每日10g,分2次服用.观察治疗28天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的差异、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以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Hs-CRP)水平改变. 结果:1.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用药28天后,山楂组患者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3.3%和63.3%,对照组分别为86.7%和33.3%,治疗组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硝酸甘油停减率分别为72.1%和47.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总疗效分别为88.2%和56.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对胸痛、疲乏、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和大便干结等症状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后均为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且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2.机制探讨:用药28天后,两组患者血清TC、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组间比较治疗组降低LDL-C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降低Hs-CRP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药山楂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其机制可能调节炎症因子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心绞痛 中药山楂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安全性

吴敏 刘龙涛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市西城区北线阁5号,北京100053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海淀区西苑操场1号,北京100091

国内会议

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11-118

2016-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