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传播思维创新

“科技传播+互联网”还是“互联网+科枝传播”,媒体人依旧迷茫。自媒体为公众参与科技传播创造了理想的空间,无中心、无权威的自由参与,参与者不受身份、地位、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立场等的限制,公众可以利用自媒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进行科技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提供了公众科技话语表达的自由,克服了其他参与形式无法逾越的局限,为科技传播和科技决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大量的公众参与可能引发的舆论失控,许多不实的科技信息也在自媒体空间流动,谣言横生,威胁着科技传播的质量,使公众参与科技传播的效果得不到发挥。另外,自媒体科技传播中公众参与的盲目从众行为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这种情况在科技领域尤其突出,由于普通公众科技信息的不足,往往选择从众,甚至还有可能发展成盲从,从而加剧了恐慌程度。从这个意义而言,自媒体作为公众参与科技传播的平台,尚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公众参与的规范性和参与的积极性都需要提升,需要进行一定的引导。科技传播领域与其他的领域相比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在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科技传播的同时,也需要尊重专家的专业判断,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另外,公众通过自媒体参与科技传播所产生的舆论需对科技发展和科技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和约束力,这样才能保持公众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科技传播 公众参与 自媒体 互联网模式

祝元志

知识产权出版社,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2016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15-16,23

2016-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