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针刺干预中风患肢肌张力增高临床研究
肢体肌张力增高是中风患者常见的继发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改善中风后肢体肌张力增高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中风患肢肌张力增高针刺干预的优选方案及其机制. 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病房入选的80例中风患者(男性56例,女性24例,脱落0例,平均年龄62.48±11.80岁),按正交设计方案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电针(A),每日针灸次数(B),穴位(C)3个因素及相应的2个水平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21天.观察治疗前后和改良Ashworth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并进行安全性评价. 结果:(1)对改良Ashworth评分的改善,A因素均为显著因素,A2B1C1为治疗的最佳方案.(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结论:每日两次电针针刺穴位方案为中风患肢肌张力增高针刺干预的优选方案,在临床上可以有效的缓解肌张力和改善肢体功能及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中风 针刺疗法 临床疗效 肢体肌张力 正交试验设计
马文 崔花顺 王波 刘希茹 王美娟 沈卫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上海20000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换届选举会议暨第七届“治未病”及亚健康防治论坛暨首届全国亚健康+与移动医疗融合应用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454-467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