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糖尿病足坏疽治疗中的应用

对于湿性坏疽及混合性坏疽创面,VSD系统可持续引流脓液,清除致病菌繁殖基础,减轻创面周围组织炎症,起到减毒控制坏死范围的作用。其作用可以肯定,但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彻底创面清创引脓,避免遗留死腔,尤其注意厌氧菌感染的清除,否则感染有加重可能。由于人体的肌腱、筋膜、韧带等组织自身的血供不佳,抗感染性差,同时下肢的筋膜间、肌腱和肌肉之间有一定的腔隙,再加上平卧时体位的影响,感染时细菌容易沿腔隙扩散,足趾的坏疽易向下蔓延进展为足筋疽。在充分清创的基础上在这样的创面上应用VSD,可利用负压封闭这些腔隙,阻滞脓液等感染物质向肢体近端蔓延,控制筋疽的发生。VSD材料覆盖创面后,可部分替代皮肤组织,保持创面的一定湿润度,但也能保证了创面内和皮肤的水蒸气正常透出,使脆弱的新生组织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避免存活组织因干化脱水而凋亡,同时半透明膜还能阻止外部细菌进入创面,在伤口内种植,减少外源性感染发生。VSD系统的持续负压状态可刺激毛细血管再生,减轻组织水肿症状;有研究发现,施加负压后创面血流量较负压前有明显增加,能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很多病例,在创面去除负压系统时观察可发现新生肉芽组织色泽形态等较好,有的伸入泡沫材料表层中,与之紧密相贴。

糖尿病足坏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张光磊 王军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一科

国内会议

第2届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高峰论坛、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9届换届选举会议、2016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外科分会炎性血管疾病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学术年会、第5届“现代技术在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50-154

2016-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