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宗气虚陷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相关性探析

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VI )的关健致病因素是下肢静脉血流异常所导致的静脉高压以及静脉压升高后导致静脉系统出现的炎症级联反应。静脉血液的正常回流主要靠心泵、肌泵、静脉泵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宗气虚陷,血脉瘀滞所致。并认为宗气发生于先天肾气,培养于后天水谷之精气,调达于肝木生生之气,是由自然界吸入之清气和经脾胃消化吸收得来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气不足则血不濡,气不升则血不随,气血斡旋无力则易致血瘀,血不利则化为水,瘀滞水停又可阻滞经络气而污行,因此宗气虚-血瘀-水湿三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在静脉系统疾病发展过程中是重要的病理环节。因此,可概括为宗气虚是三泵功能下降的使动因素,而静脉回流不畅则是血脉瘀滞具体体现。宗气虚陷也直接影响到肺朝百脉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有“肺朝百脉”之说,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其功能下降又会直接影响到下肢静脉血的正常回流,因此可以说宗气虚陷是CVI的总病机。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中医病机 宗气虚陷

张建强 仝光照

石家庄市中医院

国内会议

第2届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足高峰论坛、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9届换届选举会议、2016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外科分会炎性血管疾病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足学组学术年会、第5届“现代技术在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63-267

2016-09-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