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袁少英灵活运用黄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

慢性前列腺炎在中医学中属于“淋证”、“精浊”、“白淫”等范畴。袁师认为,现代人多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房劳不当,致湿浊之邪下扰精室成湿热下注证;又因白领青年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前列腺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成气滞血癖证;病程日久,素体阴虚者则表现为肝肾阴虚证、肾气不足加重瘀血程度,表现为肾虚血瘀证。在临床上,袁师则擅长通过辨证将黄芪运用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各证型中。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通过不同的配伍,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可体现出托毒外出、行气活血、益气补肾、化气回津等诸多功效。袁师以经典为依据,结合黄芪现代药理研究,在临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通过掌握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将黄茂运用在每一证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不仅丰富了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治思路,而且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

慢性前列腺炎 黄芪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游旭军 袁少英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分院,广东珠海519015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男科学术大会

济南

中文

301-304

201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