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胃肠道菌群与银屑病病程发展

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细菌代谢活性的变化或菌群局部分布的变化可引起菌群紊乱。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局部以及系统性的慢性低度炎症的发生和/或发展关系密切,例如肠道本身的炎性肠病,肠道系统外的肝胆胰腺炎症、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哮喘、帕金森、阿尔兹海默、自身免疫性关节炎、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相当比例的皮肤病属于慢性病范畴,包括银屑病。调查表明,慢性病的发生与消化系统有重大关联,消化系统是所有系统中最早被累及的。大家在工作中对银屑病的观察和研究也支持这一点,例如银屑病患者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几率高于大众人群、银屑病患者肠道的通透性增加、银屑病患者合并炎性肠病的几率高于大众人群、炎性肠病患者合并银屑病的几率高于大众人群、银屑病和炎性肠病具有共同的易感基因位点、部分保护性有益菌(如普拉梭菌等)在银屑病和炎性肠病中均减少等。这一部分内容将从银屑病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和菌群分类的变化、菌群代谢产物(如短中链脂肪酸)的改变及对免疫细胞(调节性T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调控等方面做一介绍,旨在希望能够进一步加深对银屑病患者加强胃肠道菌群调节的重视,争取在银屑病患者治疗管理中在原有共识基础上也能从“肠”计议。

银屑病 胃肠道菌群 发病率 免疫细胞

沈柱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

深圳

中文

49-49

2016-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