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时毓民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功能性腹胀1例

功能性腹胀(functional bloating, FB)根据2006年罗马Ⅲ诊断标准,定义为:以反复发作的腹胀感,伴或不伴有明显腹部膨胀为特点,同时不符合其他功能性肠病或胃十二指肠病的诊断条件,其症状不能用结构异常来解释,缺乏相关器质性胃肠道疾病的改变,也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 IBS和其他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不同,属FGID的一个亚型。中医典籍中并无“功能性腹胀”病名,可归属中医“胀满”“痞满”“聚症”等范畴。中医认为,气滞、脾虚、痰湿等病因均可致本病,其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司,病性多为虚实夹杂。时毓民教授认为,临证应重视“脾胃升降枢机作用”及“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生理特性,治疗功能性腹胀,当首先运用通降法调整中焦气机。但临证应注意小儿脾常不足之生理特点,攻伐之法当中病即止,不可过用,以免耗气伤津。时毓民教授深谙中医辨证论治思辨方法之精髓,以极其简洁的临证思路治疗儿科少见疾病,以月余疗程,获显著稳定之疗效。

小儿患者 功能性腹胀 辨证论治 疗效评价

张新光 时毓民

上海市中医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国内会议

第二十次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

西安

中文

215-217

2016-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