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
近几年来肠系膜淋巴结炎己成为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好发于学龄前的儿童(年龄<6岁),常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者胃肠道感染之时或者之后,临床表现为反复腹痛,多见于脐周疼痛或者右下腹疼痛,时发时止,经按摩腹部可稍加缓解,有时伴有发热、呕吐或者便秘等症状.腹部B超常提示肠系膜淋巴结增大.长期反复的腹痛会使小儿食欲减退,严重的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笔者现尝试用中药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疗效。笔者自拟治疗该病的散结止痛方(半夏、茯苓、陈皮、甘草、夏枯草、板蓝根、玄参、三棱、昆布、丹参、川芎、浙贝母)临床效果佳,方中选用半夏辛温性燥,归脾、胃、肺经,善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又可消痞散结。近几年来,肠系膜淋巴结炎发病率逐渐提高,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早期的伴随症状。本病在古代书籍及文献中很少提及,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应属于中医“腹痛”“痰核”等范畴。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是由于小儿脾气虚弱,运化水湿能力较差,痰湿停滞,气机不畅,凝结于肠部而发病,所以说痰瘀互结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故而运用具有软坚散结和行气化痰的药物来进行针对性的辩证治疗,酌情组方加减,能够的较快缓解腹痛,减轻临床症状。中医中药的个体化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实现标本兼治而且不良反应少。
小儿患者 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药治疗 临床药理
陈耀华
西安市中医医院儿科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217-219
2016-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