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5年河南地区HIV/AIDS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河南地区AIDS患者机会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 方法:对2006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河南地区AIDS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2006年-2015年住院人次数逐年上升,10年平均增长率为20.31%;住院患者中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86岁,平均年龄43.91±13.56岁,其中20岁以下年龄组6.58%,30岁~50岁年龄组73.07%,60岁以上年龄组12.45%;以农民及农民工为多,其次为个体及无业者;传播途径以性途径传播为主占75.56%,其中同性性传播54.91%,异性性传播20.65%,输血传播9.82‰单采血浆1.67%,静脉吸毒和母婴传播较低各占0.29%.住院患者中合并多系统机会感染或合并2种以上疾病的艾滋病患者占40.41%.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病率较高的前五位分别是:细菌性肺炎32.68%、肺结核19.29%、真菌感染18.65%、肺孢子菌肺炎12.96%、肺外结核7.45%;其中合并丙肝病毒感染23.43%;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细胞计数与临床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结论:早期诊断HIV感染和治疗机会感染,是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艾滋病 机会感染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表现
孙燕 陈昭云 张雪 杨萱 李超锋 赵清霞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15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58-62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