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小儿遗尿的古往今来
遗尿,古称”遗溺”,俗称”尿床”,现多指3岁以上的小儿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而反复发生的无意识排尿行为,多为每周超过一定次数,持续3个月以上者.对于本病的辨治,历代医家各有不同程度的记述.本文总结了各个时期医学家对该病的认知与治疗,指出小儿之体,稚阴未长,稚阳未充,心肝有余,肺脾不足,肾常虚,其下元虚寒、肺脾气虚、肝经湿热者常致三焦气化不利、膀胱失于约束而成遗尿之病。西方医学常以丙米嗪、醋酸去氨加压素、盐酸甲氯芬酯之属疗解此病,其效有限,易于复发,且常伴不同程度之毒副作用。幸得今之医者承中医上下千年之道,由古通今,由浅入深,由微而巨,分合并举辨治小儿遗尿之病,言其总不离于肺脾肾三脏与膀胱、三焦二腑,且与心、肝密切相关,其本当属肾之虚,其机当为三焦之气化不利及膀胱之约束失司,其治当以补肾固本止遗为要,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常辨有下元虚寒、肺脾气虚、肝经湿热、心肾不交诸证,其下元虚寒者常以桑螵蛸散、缩泉丸治之,其肺脾气虚者常以补中益气汤治之,其肝经湿热者常以龙胆泻肝汤、泻黄散治之,其心肾不交者常以醒神强志方、交泰丸治之,其寒热虚实错杂者当据其因候而随证治之。此外,小儿遗尿者常有志意之病,神识糊涂,睡中难醒,醒后常生自卑之心,其治当佐以麻黄、石菖蒲、远志之属以开窍醒神,辅以心理疗法与行为疗法,常需其家人配合医者,以提高小儿睡中觉醒意识。
遗尿 发病机制 中药治疗 临床疗效
龙军颖
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16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传承研究分会第一次学术年会
武汉
中文
167-170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