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和胃治眩晕
肝胆湿热之形成,多为肝郁不宣,郁久化火所引起,如河间“气有余,便是火”之意。而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可影响脾运化水湿之功能。湿热互结,肝胆不得疏利,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木郁土奎,故导致本病的发生。方用篙答清胆汤化裁,方中青篙清泻肝胆伏热,配合黄琴、竹茹则其效益佳;陈皮、半夏、积壳化痰消痞,和胃止呕;青黛、滑石、甘草清化湿热;获荃淡渗,引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而出;加入连翘与诸药为伍,其清化湿浊郁热之功益彰。诸药合用,以奏清化湿热,疏利肝胆,运脾和胃之功,甚合机宜。此阴宜养不宜滋,热宜清不宜泻,湿热将除,滋阴必助湿,故二诊时用轻灵濡润之品,而收养阴清热、回津止渴之功。
眩晕 中药治疗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丁树栋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262200
国内会议
浙江宁波
中文
139-139
2016-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