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肾性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为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肾性贫血(Renal anemia RA)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的预后,CRF患者的许多症状都与贫血有关,如体力下降、疲倦乏力、怕冷、厌食、失眠等,如不加以治疗,会导致机体缺氧、心血管疾病,认知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对于肾性贫血的治疗成为CRF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无疑会给它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启发.慢性肾衰患者中高PTH血症时PTH通过PTH/PTHrP受体作用于骨外组织诱导TNF-Q的分泌,TNF-Q可以加速PDGF-o而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导致骨髓纤维化,使红细胞生成减少及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导致贫血,PTH升高可以导致骨髓纤维化,从而进一步加重贫血,对肾性贫血机制的探讨,可以寻求新的治疗思路,将注意力从红细胞转移到外周环境,比如纠正其微炎症状态,降低抑制红细胞生长、成熟的负性因素等。

肾性贫血 发病机制 甲状旁腺激素 骨髓纤维化

张紫嫣 赵宗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10029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5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