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内经》探析广义燥证与西北燥证的关系

《内经》载”燥邪”有”淫”、”迫”之分,其”淫”者方为燥淫证之病因.此文分析《素问·天元纪大论》等相关篇章中燥邪淫胜所致病证之证候、病机、治则治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据《内经》”病起于阴阳”之论,指出《内经》所论之燥淫证出于病因辨证,为感受燥淫之邪而病起于阳者,其证病位在表在里、在脏在腑,证候表现繁杂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且不止于”燥甚则干”一隅,当属”广义燥证”;今内燥证和外燥证当属”狭义燥证”.前者出于病性辨证,以阴津失于濡润为要;后者虽亦出于病因辨证,但却囿于季节性燥邪所致之燥淫表证.西北燥证是感受燥邪为主病的复合型方域性中医证候,属广义燥证,故以病因辨证为本是开展西北燥证相关研究的重要前提.

广义燥证 西北燥证 病因辨证 《内经》

史红 韩斐 曹好馨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肾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全国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

乌鲁木齐

中文

44-49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