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770例慢性胃炎患者证候分布研究

目的:明确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证素分布特点,探索证候客观化判定新方法. 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慢性胃炎患者四诊信息,建立四诊信息库.应用因子分析优化方案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挖掘分析,获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分布规律及其差异. 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慢性胃炎患者合格病例1770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088例,萎缩性胃炎682例.慢性胃炎常见的证候类型共有8种,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常见的证候类型共有6种,依次是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寒证、瘀阻胃络证;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的证候类型共有7种,依次是脾胃虚寒证、脾虚湿困证、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肝郁脾虚证、瘀阻胃络证. 结论:慢性胃炎两病理阶段的证候分布存在差异,随疾病进展呈现”虚实夹杂、由实致虚”的病机变化过程.

慢性胃炎 中医证型 病理机制

苏泽琦 张雨珊 张文君 王德辰 孟祥梅 王玮鑫 杨良俊 莫钦 刘婷 贾梦迪 丁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哈尔滨

中文

221-227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