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本文阐述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个慢性演变的过程,无论外感、内伤,最易影响脾胃功能,出现脾胃损伤,脾失健运则水谷运化失常,气血津液生成不足而全身脏腑筋脉失养;脾胃为中焦气机升降之枢,脾胃升降失职则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输而变生痰饮癖浊,痰饮疲浊之邪又会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运行而加重癖滞。痰疲浊邪内蕴,日久化热、耗伤人体正气,日久则脏腑功能受损,伤及胃体,胃阴受损;又由于久病入络,出现胃络受损之癖血内结,符合叶天士“初病在气,久病入血”的理论,且与“浊毒”、“虚毒疲”、“癖毒”、“胃络癖血”等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观点相一致。可见,血癖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因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早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行气和血;在后期,癖血阻络较突出,应加强化癖散结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证候 病理机制 辨证论治

刘绍能 晁俊 甄晓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消化科,北京10005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哈尔滨

中文

276-280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