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三脏”理论中药肠激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中医学没有IBS-D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多有腹痛(腹胀)、腹泻的特点,多将其归属于”腹痛”、”泄泻”、”肠郁”等病证范畴.黄绍刚教授受周福生教授”心胃相关”辨证模式的启发及结合肝脾辨证体系,提出从心肝脾”血三脏”辨证模式论治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上有些胃肠病病人虽具有心烦易怒或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等肝气郁结的症状,若只是疏肝解郁,忽略从心论治,不懂得”心-肝-脾”三脏同治,则临床疗效会大打折扣,而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配合安神解郁,临床疗效明显得到提高,尤其患者的神经症状的缓解与单纯疏肝健脾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临床辨证用药中酌加夜交藤、合欢皮、生龙骨、酸枣仁等补养阴血、养心安神之品,使患者神疲懒言、体倦乏力、烦躁易怒或失眠多梦等症得到明显改善,进而减少肠易激症状的复发.
肠易激综合征 肠激灵 疗效评价 实验药理
黄绍刚 黎颖婷 郑欢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脾胃病科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375-386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