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证PI-IBS大鼠肥大细胞活化干预机制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病证结合肝郁脾虚证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 方法:通过大鼠母子分离+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法+三硝基苯磺酸灌肠三因素造模建立肝郁脾虚型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探讨痛泻要方治疗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 结果:与正常组相比,三因素组体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相比,旷场实验三因素组总穿格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三因素组抓力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三因素组腹壁回撤反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三因素组大便含水量增加及维持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方面,三因素组黏膜结构完整,固有层可见少量淋巴细胞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少数有中性粒细胞浸润,间质轻微水肿(±),符合轻度炎症的诊断标准.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高、中、低剂量组在NO、组胺含量、肥大细胞计数、MCT和C-fos的表达方面均降低,中药高剂量组在MCT蛋白表达方面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母子分离+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法+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方法能更好模仿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病证结合疾病及证候特点,能够建立肝郁脾虚型炎症后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较理想模型.痛泻要方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大鼠结肠黏膜肥大细胞数量和及其脱颗粒.

肠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痛泻要方 实验药理

吕林 王晓鸽 唐旭东 王凤云 陈婷 马祥雪 尹晓岚 田亚欣 段园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100091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 郑州450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 北京100091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哈尔滨

中文

395-407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