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策略和思考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疑难疾病。中医将本病归属为中医“休息痢”、“久痢”和“肠僻”等病范畴。“休息痢”以时发时止,经年不愈为辨证重点,更能准确的反应UC的发病特点。本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洁)、情志内伤、素体脾肾不足所致,基本病理因素有气滞、湿热、血癖、痰浊等.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结肠滴注、中药栓剂纳肛等局部外用方法是中医治疗的特色,配合内服药物共同使用疗效更佳。局部外用给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加快吸收,更有利于抗炎、止血,促进豁膜愈合能力,还可避免口服药物时胃肠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提高了药物有效利用率。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 发病机制

张声生 赵鲁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北京100010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哈尔滨

中文

417-419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