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国内外研究现况与进展
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我国对于救治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多胎儿的成功率明显升高,然而,这些救治成活的高危儿远期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问题却居高不下,其中脑白质损伤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早产儿脑白质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导致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两大重要因素是:宫内感染和缺氧缺血(主要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由于早产儿WMD缺乏特异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多的的诊断方法是影像学检查,如颅脑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诊断的基础是病理改变,可直接观察脑白质损伤的发生、变化过程。而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既往文献报道有关WMD治疗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化学药物治疗、细胞移植、高压氧、亚低温治疗、传统医学治疗等。
早产儿 脑白质损伤 发病机制 影像学诊断 临床治疗
蔡淑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320-331
2016-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