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穴位针刺麻醉对肛肠手术临床观察和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和评价不同穴位针刺麻醉,用于肛肠手术的镇痛效果,并与常规的骶管麻醉对照比较,探索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使病人在清醒状态下接受肛肠手术,达到提高手术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减少手术中麻醉药品用量,降低术后尿储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择期行肛肠手术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三组:A组:在手术中接受6穴位,手术时间约50分钟,行针时间20分钟,留针时间30分钟;B组:在手术中接受3穴位,手术时间约50分钟,行针时间20分钟,留针时间30分钟;C组:常规骶麻组,除记录循环、呼吸指标、主要对镇痛评级观察针刺麻醉行针约5分钟、痛觉消失时间、感觉阻滞消退时间及捻针2次的镇痛情况. 结果:A组、B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痛觉消失时间(5±1.5)min和C组痛觉消失时间(3±1.8)min且针麻+局麻药总量(76±10)mg显著少于(97±14)mg,镇痛效果评级A组、B组70%,尿储留显著好于C组. 结论:不同穴位针麻加局部麻醉用于肛肠手术镇痛,可提供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神经阻滞起效快,用量少,镇静镇痛效果好,具安全性好、易操作、具有推广性.
肛肠手术 穴位针刺麻醉 临床应用 镇痛效果
王蕊 周晓娟 李文军 李涛 白亚光
西安市临潼区中医院麻醉科
国内会议
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郑州
中文
253-255
2016-06-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