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批量伤员救援时的创面感染防治

感染是创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已被证实为批量伤员第三死亡高峰的主要原因.对批量伤员创面感染的处置,应遵循“分级救治”与“时效救治”原则,在救治过程中及时彻底清创,伤口清创后,特殊部位如头、面、手、外阴部应做初期缝合或定位缝合。颅、胸、腹、关节腔的穿透伤,必须缝合胸腹膜、硬脑膜和关节囊。其他部位伤口清创后仅做无菌敷料的包扎或覆盖,禁做初期缝合;避免不必要的更换敷料,减少再污染的机会;必要时实施负压伤口治疗;尽早口服或注射抗感染药物,首选青霉素和甲硝唑联用;已获得破伤风基础自动免疫者,遭受开放伤后,应当加强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以延长自动免疫时效;未接受过破伤风自动免疫的伤员,伤后应尽早进行联合免疫,补注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抗毒血清。在遵循“早期清创、延期缝合”原则时,需强调“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高度警惕并切实预防创伤后脓毒症的发生。

创伤 感染预防 临床治疗 伤口监测

梁华平 马晓媛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第一研究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2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6灾害医学与急危重症高端论坛

深圳

中文

415-420

2016-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