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镇江地区院前救治道路交通伤患者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2014年镇江地区院前救治的道路交通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镇江市急救中心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救治的所有>14岁的道路交通伤患者的年龄、性别、日期和时间、患者的损伤部位、伤害类型等. 结果:2583例患者中,男性1455例(56.3%),女性1128例(43.7%),男∶女为1.29∶1,年龄15~93岁,平均(46.49±15.58)岁,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47(34,58)岁.一年中,10月份发生道路交通伤的患者最多,共336例(13.01%),二月份最少,共107例(4.14%).一天中,8:00-9:00时发生道路交通伤的患者最多,共194例(7.51%),03:00-04:00时发生道路交通伤的患者最少,共9例(0.35%).头部和四肢是最常见的身体损伤部位,2204例(78.17%,出现2处及以上损伤部位的人数为220例,占总人数的8.52%.道路交通伤害导致的严重患者124例(4.81%),中度患者647例(25.04%),轻度患者1812例(70.15%). 结论:2014年镇江地区交通伤害一年中10月份发生最多,一天中8:00-9:00损伤最多,损伤以头部和四肢为主,大部分是轻度患者.
道路交通伤 流行病学 损伤部位 病情评估
潘鑫 花长松 黄晓云 陈志刚 何斌
江苏省镇江市急救中心,镇江212003
国内会议
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6灾害医学与急危重症高端论坛
深圳
中文
632-636
2016-05-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