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史观与散文史的写作
二十世纪以来的古代散文史写作,其理念主要表现在史料的运用、史识的体现、微观的解读、宏观的考量与因源及流的脉络布局中,历史的求证与文学的审美在交织发生,撰史者多希望展示出古代散文发展、变迁的基本模样和规律,但又因其中的各为一说,使古代散文史在统一的历史框架中,具有不可避免的多样性.“现代散文史观与散文史的写作”,都是针对古代散文史而言的。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作者曾在“古代散文史撰述调查报告”里,以陈柱的《中国散文史》等16部中国散文通史为例,对古代散文史的篇章划分、内容安排、论述的主要作家、引用的主要作品等作了一些考量以后,深感古代散文史的当下撰述确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通过作者对这些古代散文史的客观比较来呈现的。随后便想对二十世纪以来学人关于撰述古代散文史的基本理念集中作一点探究,以见撰述过古代散文史的学人散文史观的同异以及对散文史写作的影响。人们说了较多的散文流变、散文发展规律研究,尽管其中蕴含了作家与作家、作品与作品、作家作品与社会现象等之间的关联,但很少把“关联”研究上升到理念的层面。而在古代散文史的写作实践中,虽然“关联”研究时时有所呈现,但由于缺乏理念的自觉,写作实践的自觉也是不够的。而作者一直认为,只有重视散文流变过程中的“关联”研究,才更能彰显古代散文发展史的系统特征及其规律所在。
现代散文 散文史 写作技巧
阮忠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
北京
中文
471-477
2014-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