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散文民族特色与选编文化传统

散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备受青睐的文学样式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理性升华和思想情感交流的智慧结晶.散文的发生历史久远,而其创作有两种基本的表现形态:口头言说与文字写作.前者多以口耳相傅的形式存在,后者则以固定文字流传.未有文字之前,即有口头创作;创明文字之后,写作成为主流,部分口头作品也被记录为文字,形成语录体散文.纵观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散文,各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而其中的优秀作品,无不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成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资源和珍贵的精神财富.总之,中国古代散文重内容、讲艺术,不仅意境新,而且哲思灼见,议论英发。其关切社会民生、谋略国家发展,古代散文对于创新思想、治国理政和文化传播,对语精神塑造、道德培养和情操陶冶,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文明,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赢得了“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美誉,成为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代表,雄居文坛、一统独尊。由此,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散文创作时间最久、作品数量最多、民族特色最鲜明的散文大国和散文强国。文章选编是我国传承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它既是广泛传播文学精品和普及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又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和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既是开展学术研究、表达学术见解的一种方式,又是探寻文化发展规律、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

古代散文 创作方法 民族特色 选编文化

杨庆存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国内会议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

北京

中文

695-696

2014-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